ARTICLE 19的最新報告揭露中國正在印太地區擴展其數位威權主義的資安治理模式,對印太地區和全球公民權利構成嚴重威脅。
透過其數字絲綢之路,中國不僅在發展數位基礎設施,還積極推廣其自身的網路治理準則。這一點在資安規範的推廣上尤為明顯。中國在這一關鍵網路治理領域成功設立其數位準則,將可能在印太地區內加速數位威權主義的發展,並使北京的模式在國際上正常化,而犧牲人權、網路自由和民主。
《中國特色的資訊安全》建立了對中國資訊安全準則的基本理解,並揭示中國如何通過數位發展的特洛伊木馬,將這些準則滲透到印太地區的三個國家:印尼、巴基斯坦和越南。報告同時提出了另一個更為透明、基於權利、且有多方利益相關者參與的資訊安全治理替代模式:台灣。
ARTICLE 19全球中國計劃主任Michael Caster表示:
‘中國在印太地區積極推動威權主義的網路安全規範值得國際社會關注,因為毫無疑問習近平的野心不僅止於此。從北京自己的話中可以看出:中國的野心是引領全球數位基礎設施發展,並藉此為其自行設計的數位威權主義未來制定規則。
很少有國家像台灣一樣精通應對中國的網路攻擊並抵抗其網路規範。正如我們的報告所主張,如果國際社會想要認真對待抵抗中國的全球野心,就必須緊急增加與台灣的合作。’
ARTICLE 19的報告考察了印太地區國家如何在法律、政策和實踐中採納中國的資安準則——從印尼接受「網路主權」到巴基斯坦採用中國式防火牆,再到越南實施壓制性內容審查——這些都對人民的言論自由和獲取資訊的權利造成了嚴重影響。
而正如我們的報告所示,台灣致力於平衡來自北京的威脅,同時努力避免侵犯人民的人權和基本自由,這為參與制定這些網路的全球倡議者提供了作為可能替代方案的寶貴經驗。
本報告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網路準則發展,用以識別、理解和對抗中國數位威權主義發展野心所帶來的深遠影響。這是對全球政策制定者、技術專家和人權倡導者的緊急呼籲。